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后,省交通科技通信中心立即行動,統籌人員、形成合力、晝夜發力,通過社會主流媒體和自有媒介多方發聲,視頻和圖文同步播發,充分展現了此次地震中甘肅交通的擔當和作為,努力實現交通既有作為,又有聲音。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在地震發生后,中心主要負責人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全程坐鎮協調指揮,徹夜未眠,統籌人員形成工作合力。當發現甘肅新聞等社會媒體關于交通的發聲報道較少后,立即向省廳領導匯報并提出工作建議。隨后,按照省廳指示,當夜立即聯系甘肅交通廣播記者,率先通過廣播發布交通聲音。并積極與社會媒體對接聯系,圍繞震后交通運輸部門應急反應、晝夜開展救援、震后安全排查、道路通行情況等內容,及時向社會發布各類交通保暢信息。同時,安排單位相關人員配合,及時轉發各社會媒體震后相關報道,提高傳播量。
二是迅速啟用應急宣傳機制。安排具有多次災區采訪經驗的張磊同志,帶領2名工作人員,凌晨4點出發奔赴震區一線,進行現場采訪報道,后續與省廳領導匯合,實時發出交通搶險一線的進展情況。
三是強化應急值守。安排專人與廳應急辦對接,連夜趕赴廳應急值班室值守,隨時關注交通運輸相關部門搶險動態,并發布相關信息。凌晨開始,甘肅交通新聞宣傳工作群消息不斷,省交通科技通信中心駐守省廳的3名同志一方面將省廳最新政策消息進行分享,一方面溝通臨夏地區和各服務區工作人員,將一線保暢消息進行分享,為媒體提供所需的視頻、圖文等報道素材。
四是協調多方聯動。積極配合社會媒體,自有媒體與社會媒體形成宣傳合力。一方面主動為社會媒體提供報道素材,另一方面主動邀請社會媒體深入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進行采訪報道,對地震后交通運輸服務保障救援情況進行廣泛報道。通過社會媒體的對外傳播和甘肅交通各類新媒體的消息發布,同步發出交通聲音。
截至目前,“甘肅交通運輸”各新媒體平臺共發稿66篇,其中今日頭條發布26條(展現量近300萬,《甘肅臨夏:地震震區有山體坍塌,大河家橋支座發生偏移》單篇閱讀量突破3萬)。社會主流媒體、中國交通報新媒體及報紙、廳網站及甘肅交通各類新媒體平臺累計發布地震后甘肅交通保暢和保障服務等信息130余篇。其中,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甘肅省交通運輸廳:24條受損農村公路均已打通》瀏覽量18.4萬,《甘肅省交通廳啟動應急響應:途經高速前往災區車輛免費通行》瀏覽量3.5萬;央視新聞播發4篇新聞均涉及甘肅交通運輸信息;新華社、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甘肅交通廣播等對甘肅交通運輸相關新聞報道均超過5篇。
同時,中心著力加強輿情監測和廳系統網絡信息保障、信息更新等工作,安排相關科室24小時專人值守,密切關注當前各類交通輿情,切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反應及時處置。
另外,根據省直機關工委《關于號召省直機關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自愿捐款支援積石山6.2級地震抗震救災的倡議書》精神及省廳倡議通知,中心主要負責人率先垂范,帶領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向災區捐款,奉獻愛心,倡議發出兩小時內,全體干部職工捐款近萬元,為災區群眾送去一份溫暖,共同助力災區群眾早日渡過難關。(李麗 東艷君)